(资料图)
潮新闻客户端 评论员 逯海涛
2023年8月21日,“七夕”临近,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小浦镇方岩村游客体验传统岕里婚庆。图源:视觉中国
一架鹊桥,一年一会。七夕,从漫天星宿中荡漾而出的一段凄美爱情故事,可以看出来中国人自古就是懂浪漫的。8月22日正是“七夕”,最近几天杭州的万松书院挤满了人,有老爸为女儿写诗征婚,也有姑娘直接现场“面试”。而各地民政部门也增设婚姻登记窗口和人手,只为让佳人成佳偶,佳节变佳期。
“七夕”这天的婚姻登记窗口有多闹猛?据潮新闻报道,十多天之前,杭州上城区婚姻登记服务中心“七夕”的号子就已被约满。近一个月,一些头部平台网站上“婚宴酒店”“领证跟拍”的搜索量同比上涨30%左右。即便最近还没有结婚计划的年轻人,也能在“七夕”找到属于自己的过节方式。21日,微博话题#建议明天把微信步数关一下#冲上热搜,意指如果没有人陪你一起逛街过“七夕”,微信步数里就很容易被人看出端倪,不如早点关掉。虽是玩梗,也不妨看做网络文化和传统节日的一种互动,以及年轻人对“七夕”这个传统节日的某种姿态。
关于牛郎织女传说的最早文字记载是在《诗经》中:“跂彼织女,终日七襄。虽则七襄,不成报章。睆彼牵牛,不以服箱。”“七夕”作为流传几千年的传统佳节,仍在见证不少人人生中的重要时刻;牛郎织女曲折动人的故事,仍然是当下对于“爱情”二字的最强象征之一。为何“七夕”在现代人尤其是年轻人的生活中,还能够激荡出如此多的涟漪?
一句“传统文化的魅力”虽能概括,但未免太过囫囵。“七夕”节之所以能融入人们的现代生活,首先是因为它有着贯通时空的情感内核,有着专属中国人的“浪漫密码”。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、传说还是现实之中,“七夕”都是一个表达爱意、传递情感的特殊日子。对于“追求爱情”的勇气以及关于美好的向往,是这一传说真正的灵魂所在。这些情感向的价值内核,和现代人的追求仍然非常契合。因此,尽管时隔两千多年,人们仍为这样的爱情故事所温暖,也被这背后的勇气所鼓舞。此外,故事中蕴含的勤奋朴实的劳动观,以及对于平安、幸福、和谐、和平的追求,同样持续引发着人们的共情。
当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,便生成了属于中国人的独特浪漫。不仅仅是“七夕”,以国潮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复兴,无不是从融入生活入手,塑造着我们的审美、昂扬起我们的自信。比如汉服,如果只能挂在壁橱里欣赏,相信不会有这么多年轻人成为它的粉丝。正因为可以在生活中穿戴,走入日常的生活场景,才让我们在商场街头不时邂逅一位古典美女。大大小小的博物馆之所以一票难求,也是因为近年来通过对文物和历史各种方式的解构、传播,让它们和我们之间建立起了某种联结,打开了我们从当下望向来路的窗口。
传统文化的生命在于融入当下生活,如果脱离了生活这个“舞台”,就难以真正获得生命力。中国文化之所以能够延续数千年不断不灭,正是因为从生活中不断汲取着养分,又反过来滋养着我们的生活。
“七夕”的涟漪,穿越银河,穿越时空,荡漾到你我面前。不妨让我们放下焦躁烦闷、安宁静心,和古人一样观看夏末秋初的夜空,找寻牛郎织女的影踪,和爱的人一起享受这难得的时刻。
“转载请注明出处”